第三十九章 同病相怜-《世家遗珠》


    第(2/3)页

    小厮的话让张盛听了双眼冒火,二话不说的又狠踹了小厮一脚,把气都撒在他身上:“又是二夫人!她既瞧不起我们张家,当初何必硬要招我入赘?!若不是她处处轻贱我,你们这起踩高捧低的小人也不敢怠慢我母亲和妹妹!都是我没用,是我太没用了!我这就去和二夫人说我不当他们梁家的‘女’婿了,我要和梁元娘和离!”

    “快别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胡话!婚姻岂能当成儿戏,说和离就和离?”尤氏一面把张盛往角落拉去,一面苦口婆心的劝他:“娘和你妹妹受点委屈算什么?只要你将来能出人头地、把日子过好,娘什么委屈都愿意受。”

    尤氏的话如同一盆冰冷的井水般将张盛彻底浇醒,让他不顾街上人来人往,“扑通”一声跪在尤氏面前:“娘,我发誓我今后一定会出人头地,让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再也不受人轻视!”

    尤氏一脸欣慰的将张盛扶了起来:“你有这个心思就好,算了,娘不过是想来见你一面,既已经见着了就不进去打扰亲家母了,我们这就回去。”

    张盛不想母亲进梁府受梁二夫人的冷嘲热讽,因此并未反对尤氏的决定,亲自将她送回张府后也没回梁府,又独自一人去了酒楼买醉。

    这回张盛竟意外碰到同样被梁大夫人打压、一直闷闷不乐的梁大少爷,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可怜人坐在一起痛快畅饮了一番,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被梁大少爷的小厮送回府……

    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就是缘分,张盛和梁大少爷偶然凑在一块儿喝了一回酒后,竟喝出了惺惺相惜的情谊来,彼此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再一起喝了几回酒后竟就成了莫逆之‘交’!

    梁大少爷得知张盛的遭遇以及内心的苦恼后,劝张盛先以读书为重,并告诉张盛只有金榜题名才能让他扬眉吐气、‘挺’起腰杆做人!

    张盛把梁大少爷的话听了进去,此后暂时收起经商的心思、忘记种种不如意,开始发愤图强的刻苦苦读。读累了就和梁大少爷一起出去喝酒解愁,两人关系渐好后,在梁府比张盛有地位的梁大少爷经常替张盛解围,张盛也经常提醒梁大少爷要注意提防梁大夫人……

    且先不提张盛和梁大少爷如何成为莫逆之‘交’,却说远在京城的老定国公夫人即将过六十大寿,特意让人千里迢迢的把请帖送到刺州。和老定国公夫人乃是手帕之‘交’的梁太夫人、岑太夫人收到帖子后决定结伴进京,一来是回京城的宅子里住一段时日、走访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二来则是为了给老朋友贺寿。

    两位太夫人一决定上京,岑、梁两家便忙坏了,梁家人自是不能让梁太夫人一个长辈独自上京,因此四房人商议过后,决定由娘家在京城的梁三夫人一路陪着梁太夫人,孙字辈里头梁太夫人则点了梁四娘、梁五娘两个年纪最小的孙‘女’儿相伴。

    按理说岑太夫人也一路同行,把顾筝也一并带上最合适不过了,但因顾筝和梁敬贤这对小夫妻才成亲没多久,梁敬贤又‘抽’不开身离开刺州,两位老太太不想他们小夫妻分开,因此没有让顾筝一道上路。

    岑、梁两家都是公卿世家,在京城本就置有宅子,宅子里不但样样东西都齐全、还有转人看守打扫,因此两位老太太倒是不必带太多东西,一切轻装从简,只准备了小半月便结伴启程,一路往京城而去。

    梁家留下的众人一把梁太夫人送走,梁二夫人就寻了个机会找上顾筝,开‘门’见山的要求顾筝直接和她合作:“三郎媳‘妇’儿,我听说你想要拉你大姐夫入伙做生意?”见顾筝点头,梁二夫人面上一喜:“你大姐夫得把心思放在考取功名上头,没那闲工夫和你一起做生意!不过你也别灰心,我愿意代替他和你合作,出份子钱入股你那个砂糖局分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