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六十年代狠毒亲妈(01)-《我家别墅能穿越》


    第(3/3)页

    夏天的蔬菜比冬天多,媛媛买了一些豆角,青椒,西红柿,还有几根黄瓜。

    肉摊上面已经挂的没有肉了,只有几根筒子骨,媛媛走过去买了筒子骨,还有一半猪肝。

    盖好菜篮子,拎着回家。回去的路上,顺手去商店买了油盐酱醋。

    身体早已大好,拄着木棍也就是做做样子。毕竟昨天她确实很虚弱。一两天就好了,恐怕会被人怀疑。

    回到家里,把碗放到刘芬家的柜子上,他们一家已经起来,在屋里正在吃早饭。

    他们家  ,一早上都是忙忙火火的,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媛媛没有喊他们,也没有打招呼,不想浪费他们的时间。

    关好铁门,在家里给自己做早饭,空间里有现成的挂面,下了一碗面条,在平时许常林放鸡蛋的盒子里,放了三十个鸡蛋。

    从空间里再拿出来十几个桃子,还有几坛子邹放做的剁椒,酸豆角,还有酸黄瓜,酸辣椒,还有两坛子山胡椒炸野蘑菇菌宝宝油(放在面条内,味道妙不可言。)

    这些搭饭,下面条做配菜的也是极好的。

    就靠两坛子山胡椒菌宝宝油,她就能天天吃面条,不用吃别的菜。

    家里朴素的一塌糊涂,客厅就一张可以坐下三人的藤沙发,还有几把木椅子,一张小四方桌子即是许常林的书桌也是餐桌。

    厨房两个煤炉子,一个碗柜。厨房外的阳台上,都是煤球,码放的整整齐齐,暂时不用买。

    她卧室与卫生间相连,一个长长的宽宽的大阳台,有一张折叠床,还有一个柜子。柜子里面是放置旧物的柜子。

    她的房间,一张旧床,一个衣柜,一张旧书桌,一把藤椅。

    许常林的房间就更简单了,一张床床头一把椅子,还有一个衣柜。

    环视一圈,暂时不需要增加什么。也不敢增加,家里的小物件有锅碗瓢盆,有烧水壶,有一个热水瓶,还有一套两个杯子已经缺口的茶具,一个瓷水壶,八个杯子。

    还有搪瓷缸杯子两个,两个饭盒,一个军用的水壶,一张贴在墙上的全国地图。

    还有伟人画像,大大的,贴在客厅沙发的正对面。

    还有两盆花草。

    这些组成了一个家。一个温馨简陋的家。

    媛媛再次转了一圈,在粮食缸中放入不少黑面。碗柜中放入了两斤挂面。

    菜整齐的码放好,放在碗柜下放是木架子上。分类放好。

    吃过早饭,她先去学校。

    “张老师。”

    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正好班主任张老师就在办公室。

    张老师戴着粗粗的黑框眼镜,抬起头来,齐耳的短发服服帖帖一丝不苟。

    镜片后的眼睛,眨巴几下,才看清楚远处门边的孩子,忙笑着招手,“是许媛媛呀,快进来。”

    “嗯。”

    “许媛媛同学  ,你是来销假的吗?”

    张老师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面对家庭遭逢变故的许媛媛,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此时劝慰什么,都是苍白无力。

    “是,张老师。我想明天再休息一天,后天就来上课。”

    媛媛低着脑袋。

    “其实不用急的,我听说你身体还不大好,要不要多休息几天。”

    张老师劝慰道,眼前的许媛媛是她的学生  ,她了解这孩子的成绩,顺利毕业没有问题  ,可要说考大学那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孩子老实,上课也认真。但成绩就是一般。

    多休息几天,其实也没啥。反正考不上,反正能毕业,真不差那一天两天的。

    媛媛摇头,声音小小的说,“老师,不用了。也没有几天就毕业了,上不了几天课。”

    “也是,这样吧,你想什么来就什么来,只要准时来参加考试就是。”

    “好,谢谢老师。我先走了。”说完,站起来朝老师鞠一躬然后离开。

    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知道刚才的学生是谁,即使之前不知道,但今天也知道了。

    许常林的事迹已经上了报纸广播,加上与张老师一个办公室,从许媛媛进来他们就知道了。

    纷纷唏嘘不已。

    同情也不能改变什么。

    从学校离开,坐上班车,朝城市的另一头而去。新阳市东西方拉扯的很长,比一般的城市要长。

    坐在车上,怔怔的望着窗外的景致,除了黑白灰,还是黑白灰。

    偶尔有看到标语是红色的,其余的色彩全是黑白灰。

    全市最高的建筑不超过四层,大部分都是二层。

    主街后全是低矮的平房,也就大街上有两层,三层,四层的建筑。四层也就只有两栋。

    一直到终点站,媛媛下车 ,然后顺着记忆中的道路去到谭晓萍现在住的家附近。

    谭晓萍的男人侯沧水个子高高瘦瘦,眼神锐利但被一副平光镜挡着,看着斯斯文文,其实一肚子坏水。

    他与谭晓萍结婚前也有过婚姻,还有一个儿子侯家乐。之后与谭晓萍又生了侯家安,侯家平。

    夫妻俩都是在纺织厂上班,住在纺织厂的宿舍,曾经有人传过在侯沧水爱人没有病死前,谭晓萍就与侯沧水勾搭上了。

    后面瞧着侯沧水马上要做鳏夫,谭晓萍才找许常林作天作地,让许常林受不了才离婚的。

    侯沧水在纺织厂可是笔杆子,写的一手好字,文笔好,领导们那些发言稿子,一半是他写的,在纺织厂还是蛮受重视的。

    这些媛媛的记忆中有。

    纺织厂家属区外面有大槐树,最大的一棵大槐树被一圈石头全部围着。平常会有很多退休的老人来这边乘凉,下棋,唠嗑。

    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伪装了容貌,才走出来,找一个空位,背着背篓,坐在大槐树下。

    听着一群老人唠嗑,看看能不能听到一些有用的小道消息。

    最好是侯沧水家的消息。

    一位老爷子与身边人唠了唠家里的家长里短,看向一直坐在这边的媛媛,好奇的问,“唉,同志你是干嘛的?”

    看年纪三十岁左右  ,一脸的斑,穿的也不差  ,还背着一个背篓,一直坐在这儿,不会是敌特吧?

    老爷子一边多疑猜测一边挪动屁股,离远些。

    “啊,大爷您是问我吗?”手指指着自己,反问。

    老大爷点头,可不就是你,“嗯  ,就是你。你是干什么的,怎么一直坐在这儿?”

    警惕的盯着媛媛,双眼都透露着不相信。

    “大爷,我就是来找亲戚的。可是我问过了  ,说不在纺织厂  ,也许当初留的地址就是个假地址也不说不定。

    进了城,有了工作,怕我们穷亲戚来打秋风。”说完,语气哀怨,还有许多的无奈。

    老爷子此时态度好了一些。试着说,“看你穿戴,条件也不怎么差。怎么就穷亲戚了。”

    “大爷,我这是表面光。穿的衣服是我家亲戚小了一套衣服,衣服还挺新的,见我没有一件好衣服  ,送我的。平时我都不穿,只有走亲戚,进城才穿。”

    “哦,原来这样啊。你背着背篓来是给你家亲戚送什么的还是来买啥的?”

    “给亲戚送点菜,再用粮食换点家里缺的物件。”

    老爷子一听,来了兴趣,“你带的什么菜,什么粮食,你亲戚找不到  ,我可以与你换。”

    借口,全是借口,老爷子明白了,遇到了黑市那伙人。

    有点小激动,兴奋的搓搓手  。

    媛媛低下脑袋,小声的说道,“有几条鱼  ,一刀肉,还有二十斤黑面。”

    “你要什么,我看我家有没有?”

    “粮票,钱,都要。”

    “行  ,什么价格?”

    老大爷也不含糊,自家人也没少去黑市,早几年  ,家家户户谁不是黑市常客。

    门清着呢。

    媛媛低声说了价格,每一样都说的清楚明白,老爷子答应了,带着媛媛进家属区,还交代,“等下你就说是我老家来的外甥女,路过来瞧瞧我。”

    “好,舅舅。”

    老爷子嘿嘿乐了起来,“对,就是舅舅。”

    在门卫处打招呼,由老人代填资料,然后一起进去。

    老爷子家住的是平房,进屋就看到坐在一边择菜的老太太,抬头就问,“老头子,这是谁啊?”

    诧异不解的望着媛媛。

    “老婆子,等下说。”

    老爷子真谨慎,等媛媛进屋就关好门,对着老太太直眨眼。

    可能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老太太很快就反应过来,热情的拉着媛媛坐,但脑袋一直朝背篓伸。

    想瞅瞅里面有什么,是不是都是好东西。

    媛媛也不怕,两位老人可不敢抢自己。

    一样样的拿出来,然后望着眼前的两位:要不要,买不买?

    “买,我们都要了。”二老动作很快,老爷子知道价格,早已算好,拉着老婆子进房,然后拿钱拿票。

    出来的时候,又问,“同志,以后还来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