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农女(09)-《我家别墅能穿越》


    第(1/3)页

    现场调查,  知道与任何人无关,也没有关押任何人,只是让文书记下在场的所有人的名字住所地址,  铺头也就直接放行。

    周边也没有打斗痕迹,具体怎么死的,  现在也不能定下来,  只是现场检查一下死亡的人有没有伤口,  嘴唇肌肤有没有变色之类的,其余的也检查不出什么。

    耽搁了许久,  许媛媛还是在下午抵达府城。如今进府城可不用再住客栈,她自己有宅子,  平日里只有一对老夫妻看宅子,  但前几天,  她就让人去府城收拾,被子晒晒,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  还备上一些食材。

    抵达府城的宅子,  今儿做不了什么事了,只能在家里休息。

    几个小侄女,好奇的东张西望,到处瞧瞧。

    安排好侄女们住的房间,  许媛媛回到自己居住的院子,  也是紧挨着,  在隔壁院落。

    翌日,最小的青翠早早的起床,胖乎乎的小手拍打着隔壁房间的窗户,她是与亲姐姐一起睡的,  扒拉起亲姐姐,又来到隔壁房间唤堂姐她们起床,奶声奶气的唤道,“大姐,二姐,三姐起床,起床。”

    小姑娘第一次进城,兴奋着,她今年也五岁多,过年就六岁。

    也开始自己绣帕子,只是水平有限,没啥存银,出来也是靠小姑买单。但小姑娘有私房钱,不多,就二两银子,是小姑过年给的压岁钱。

    “好了,起了,起了,别敲了。”三姐杜青英认命的爬起来,五妹真是太烦了,还没有睡好就唤起她们几个。

    被老五青翠唤起来的几人,吃早餐的时候一人给了老五一个火栗子,轻轻的敲了敲老五的额头。

    吃过早饭,许媛媛带着五位侄女步行逛街,身后跟着一对年轻的二十几岁的夫妻,专门照看几个孩子,还有负责等下提物。

    一路上走出去,入大街,上午的大街上已经很热闹,车如流水马如龙,小贩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  ,来往的行人也不少。

    几位小姑娘眼睛都不眨的四处张望,太好奇了。都没有进过城,家里的哥哥弟弟们进过城,他们都在读书,进城买笔墨纸砚买书,都是轮流来。

    他们来过,可小姑娘们一次也没有来过。进城觉得哪儿都新鲜。

    路上给小姑娘们买了糖葫芦尝尝,小姑娘们都很欢喜。

    姑侄六人穿戴中等,不差也不是富贵打扮。

    走进府城最最有名的银楼,银楼内,已经有了几位零星的客人。

    许媛媛走进去,站在柜台的边缘看,想着挑一支好看点的银簪,让小侄女们送寿礼的时候有面子。

    自己则是买一套金首饰头面,在乡下农家,肯定得有一套纯金的首饰做头面。

    杜母待她不错,不算什么十全十美的好妈妈,但也不差,虽然后来的疼爱中掺杂了利益虚荣,可疼爱是实打实的。

    衣裳鞋袜已经做好放在家里,还有她还想给自己也买一套首饰,最好是玉饰。

    她喜欢玉饰,也喜欢收藏,这些带到自己的世界,也是能换钱的。

    看她们一行的穿着,店铺里的伙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搭理,老员工们都挑富贵的客户,只有一位新来的伙计,走到许媛媛身边招呼,“姑娘,是想看镯子还是簪子或是耳环之类的?”

    “簪子,银簪子。”许媛媛指了指柜台对面的桌子,示意伙计端一盘簪子过去给自己挑选。

    柜台靠墙,中间是过道,对面的墙边都放着一排桌子与椅子。每张桌子之间有很宽的空挡,不妨碍谁。

    可以站在柜台边挑选也可以坐在对面的桌子边去挑选,这就需要伙计用托盘端着一些过去给客人挑选。

    “好嘞。”新伙计虽然诧异,但也没有不耐烦。

    小门小户的女子来这家银楼买首饰一般都不会大大方方的占据一张桌子慢慢挑选。

    她们怕自己没有挑中,或者买不起被人嫌弃说耽搁功夫。

    带着小侄女的许媛媛从容的走过去,坐在一边,有学徒立马送茶水过来,不管买不买  ,这都是例行程序。

    坐下来,还有站在柜台的女子回头来瞧,她们穿戴的比许媛媛好,可都不敢坐下来挑选,没想到这位胆子蛮大的。

    其中一位是一户当地一位小乡绅家的嫡女。

    家里也就五百多亩田地,在府城也有三间铺子还有两套三进的宅子。

    条件也不错,可家里也不会给她多少零花。进来这家银楼,她也没有什么资本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慢慢挑选。

    瞄一眼对面的女子一身衣裳,布料普通,就只是好一些的细布,没啥了不起的。

    可大剌剌的坐过去挑选首饰,看来是不懂的这里的“潜规则”,嗤笑一声,然后与身边的小姐妹说起来,“苒妹妹,你瞧那边,一点事也不懂。来了就坐过去,胆子真大。”

    有尖尖瓜子脸的苒妹妹,捂嘴笑道,“玲姐,肯定是第一次来的乡下人,要不也不会不懂规矩坐过去。等下来的客人多了,贵客来了,还不知道会怎么训她?”

    被唤着玲姐的那位地主嫡女,点头应道,“那倒是,不知所谓的很,等下有她的苦头吃。”

    两人议论的声音不小,一楼店铺的所有人都听的真真的。当然许媛媛与侄女们也全部听到了。

    最大的青竹瞧了一眼那两人,然后嗤笑出声,十一岁的小姑娘不再是之前那唯唯诺诺的乡下姑娘。哪怕第一次进城,她对热闹的大街多了几分好奇,但对这种小地主家的女儿,却是一点也不好奇。

    近一年多来,主动找上门的附近地主的太太哪个不是想把闺女塞进自家,想跟着小姑学习绣艺。

    可小姑硬是一个也没有答应。

    那些人的时常来访,来串门,也增大了小姑娘的胆子。

    有甚好怕的。

    青竹的一声嗤笑,清脆响亮可怕说闲话的一对小姐妹气坏了。也是要面子的,被一个家境不如她们的穷人嗤笑,情何以堪。

    受不了的那位玲姐,白嫩的小脸气的五官都皱在一起,不爽的盯着发出声音的青竹。

    抬腿朝青竹走去,手指指着青竹,怒气填胸的问道,“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穷鬼。”

    青竹也不示弱,站起来脆声说道,“穷鬼怎么了,你家也没有多富有,怎么好意思说别人。”

    小姑娘现在胆子大的很,主要是小姑洗脑洗的彻底。

    小姑娘的话吸引了进来的几位富家小姐,其中还有陶家的一位姑娘,是大太太刘氏夫家的庶妹,今年年龄也不大,十四岁。

    来的一群小姑娘都是陶氏一族的姑娘,也是家里家境都不错的小姑娘。

    陶二老爷的庶女三姑娘陶紫如,进银楼一眼就瞧见许媛媛,小跑着过来,拉着许媛媛,“梨香姐姐,你来买什么?”

    小姑娘圆圆的小脸,红扑扑,娇俏可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