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冀州之战(十)-《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3/3)页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的安排,怎能白费?
    是而,韩成对着身边的将士们大声地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杀啊!破敌就在此刻。”
    话罢,韩成身边的骑兵朝着周围的曹操军士兵冲了过去。
    风水轮流转,到了我们奋武军反败为胜的时候了。
    来的这批援军,正是韩成的提前安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韩成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麻痹曹操而已的。
    虽然韩成的临战经验很少,但是,韩成并不傻!
    面对五万大军,依然率领着两万骑兵一头扎了进去。这是经验多少的问题?
    要么是另有所图,要么是自以为是到了极点。
    当然,现在才知道,韩成是另有所图的。
    其实,在出征之前,韩成就为此战准备了十一万的作战人马。
    是十一万,而不是八万。
    现在正在交战的七万,邯郸县城中,守城的那一万和韩浩去往司州的三万骑兵。
    韩浩的那三万骑兵,不是疑兵之计,而是韩成故意分派出去的。
    在司州‘抛头露面’之后,便快速地经过壶关,准时地到达此时的战场之处。
    这也是韩成明明兵力不足,但还是非要张郃率领两万人马回防壶关的原因。
    壶关一失,这三万骑兵怎么过来?他们不过来,此战怎么打?一切的计划,不都是白费了!
    这不是韩成手下那个谋士的计谋,而是韩成自己的计谋。
    胜点,不是战场上的正面胜利;而是人心,曹操的‘身经百战’的狂妄之心。
    单论排兵布阵,能出曹操其右的,奋武军中,无一人能行。
    哪怕是张辽,也不行!
    非要找一人的话,也许就是袁绍手下的大将—鞠义了。
    当然,这里也只能用个‘也许’了。因为鞠义已经死了,无法预知他活到现在的排兵布阵的能力,一切,都是估计而已。
    其实,韩浩所率领的三万骑兵,在傍晚时分,就到达战场北方,但为何不参加战斗?
    那是因为,三万骑兵并没有全都在这里。
    在此处的,只有一万骑兵而已。
    若天亮之时冲出来,万一被曹操军看清了虚实,岂不是前功尽弃?
    天黑之后,夜幕就是最好的遮掩之物,士兵只能听见马蹄声,却无法知道援军的数量,岂不是‘以假乱真’?
    至于剩下的那两万人马,在随军军师司马懿的安排之下,自有别的用处。
    “趁你病,要你命!”是战场上的不二法则!这么好的机会,不算计一番,岂不是浪费?
    。手机版网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