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鑫带着李阳进入了编辑组工作的地方,里面已经有很多生物课本的编辑老师在等着了。 见到李阳进来,这些人齐齐的都看向了李阳,目光带着敬佩。 他们自然知道这位年轻人现在已经是院士了。 李阳到的时候,发现课本编辑组的人将他之前《细胞精确分子机制》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资料和雾霾技术相关的资料都准备好了。 黄鑫调侃道:“李院士,这些资料都是华科院传过来的,之后我们也会保存收录在文化博物馆中,现在你还活着,这些没什么意义。” “等哪天你死了,那这两份资料就意义重大了,可以作为后人缅怀你的途经。” “黄老,我还年轻!”李阳笑了笑说。 不过,他听到这话还是有些骄傲的。 既然资料是整理好的。 那接下来李阳就是要配合黄鑫将这些资料中要用到的公式、定力、定律之类的东西筛选出来。 这就好比初中课本中要学习牛顿三大定律,可也只有三大定律是什么,含义是什么,而不会将所有三大定律的具体论证知识印在课本上。 那东西的连研究生都很难按部就班的搞定。 你让一个初中生学? 那直接杀了他们算了。 所以,只要将《细胞精确分子机制》和雾霾杀手这项技术中涉及到的定律、公式弄出来就行。 也就是求那些学生懂的靠这些定律判定分子运动的一些特征,懂的靠公式运算一些题目就行了。 至于这公式是怎么研究出来,没必要去学了,还不到时候。 公式、定理出来之后,就是编辑课本最重要的一步了。 因为是学习课本,所以还要编写示范的习题。 要让学生知道用公式计算的过程。 单单这个,李阳就配合黄鑫、以及编辑组的生物编辑老师花了几天时间。 这么长时间,林慕青都打电话过来了。 不过询问他不是和王大少在一起,而是在编辑课本就放心了,反而给他加油。 大部分示范习题编辑好了之后,李阳其实有些同情那些高中学生。 因为。 他发现黄鑫把《细胞精确分子机制》和雾霾杀手这个技术的涉及到的大部分定理、公式都放入高中生物课本。 而且,那些编辑老师按照定理公式出的题目不暇接,简直是题海。 这特么是要重新编一部生物课本? 这不厚一半他都觉的奇怪了。 这样不是要多很多节课才能将这些内容学完? 可以想象,美术、体育、音乐、实验课老师又要更轻松了。 高中的同学要加倍努力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