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冀州武家-《清平天下》


    第(1/3)页

    经过李清的这一番精心‘提问’,众位官员的这顿饭吃的,那可真是味同嚼蜡。

    人啊,都是这样的。

    当心中有事的时候,哪怕吃山珍海味,也是没有味道的;当心情舒畅的时候,哪怕吃馒头咸菜,也是津津有味的。

    终于,漫长而又难熬的半个时辰的吃饭时间过去了。

    众位官员皆不知道今天中午吃的是什么,怎么咽下去的。只知道快速地将饭吃完,然后和朋友们聊一聊,该怎么应对。最后,回到刚才开会的那个大厅之中,整齐坐好,准备一场‘唇枪舌战’。

    意见不同的两派,必然是要有一番争执的。只要是有官员的地方,这种情况,便是屡禁不止的。

    争论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用的争论。

    既然李清都这么问了,那就说明在李清的心中,肯定是有了打算的。

    为了自己的未来...哦,不,大顺的将来。

    哪怕和李清的意见相悖,自己也要坚持己见,拼死直谏,表现出自己的忠心。

    陛下虽亡,但我们,仍是大顺的臣子。忠于大顺,直到我们生命的尽头。同时,我们也不能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大顺落入步思聪那样的‘小人’手中。

    不多时,李清来了。

    他没有和众人开玩笑。一上来,便直接说了一句:“开始吧!”

    话音刚落,李岩便率先站了起来。郑重其事的表态道:“将军,以属下之见,您和四公主的婚事。是应该的!”

    一个能臣,做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公私分明。

    谈公事的时候,不能用私人的身份。比如说此时的李岩,此时就不能摆出李清外公的身份。

    这不仅仅是对主公的不尊重,同时,也不利于李清统治下属。

    李岩继续说道:“现在这天下...”

    “好了,李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至于你的理由,一会儿再说吧。”李清及时地打断了李岩的话语,对其说道。

    话罢,李清对着其余的众位官员说道:“诸位,说说你们的意见吧。现在,大家只有两个选项,应该,或者是不应该。同意李相的话的,请站到李相的身后。不同意的话,请站到另一侧。不要有什么压力,怎么想的,就怎么选择。不过呢,我要提醒一下。一旦选择了,就不能更改了。请大家想好了,谨慎选择。”

    片刻之后,李清面前的六十五位官员,分成了两列。

    一列是以李岩为首的,一共五十九人。另一列则只有六人,皆是九原县中出来的那些‘老古董’。

    看到此种情况,李清微微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散会!”

    “少数服从多数。明天,此事就由李相牵头,制订出一个具体的迎娶章程来吧。不管怎么说,武玲珑也是曾经的‘四公主’,在礼仪上,不能有所欠缺的。

    至于她嫁给我之后的位置,我提前说明白了。

    仅次于王婕妤,可为‘平妻’。

    嫁给我李清的女子,不能因为身份而产生高低贵贱之分。”

    “这就完了?”

    这让准备大战一场‘口水战’的众位官员,面面相觑,心中暗道。

    “就这么一句‘少数服从多数’,就结束了?”

    这李清,到底图什么啊?

    就这么高高的吊起众人的胃口。然后,轻之又轻的放下了。

    唯有李岩等少数几人,听到李清的话语之后,好像明白了什么,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色彩。

    “谨遵将军之令。”众位官员异口同声的回道。

    ......

    归程中,李岩坐在自己的马车之内,呈若有所思之状。

    散会之后,很多官员都在抱怨:今天的李清,瞎折腾一场,害得众人连午饭都没有吃好。

    但李岩知道,今天的李清的做法。

    很有必要!

    虽然在表面上,感觉李清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一样。但实际上,李清得到了很多。最主要的,得到了众位官员对待大顺的态度。

    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一股脑的‘食君俸禄,忠君之事’的忠臣了。而改成了‘随机应变’,以复兴大顺为己任的能臣了。

    这点,很好,也很不好。

    好的方面是,李清的‘政治思想’,很成熟了。知道通过一件小事,来判断属下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不好的方面是,这样做,容易滋生李清‘取而代之’的野心。

    现在的大顺,支离破碎。武顺三子已失其二,剩下的一子,弑父杀弟,为天地所不容。是不能坐皇位的。武煜城膝下无子。是而,人人都想‘取而代之’。

    若李清‘取而代之’,这便是李岩最不想看到,但到了最后,好像又不得不看到的结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