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董相国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 董卓想了想:“万事当以和为贵!此仗,应当和解!” “和解?”大皇子刘辩皱紧了眉头,和解?袁绍的军队不过七八千,董卓现在手握洛阳兵权,随随便便的都能够击退,如果和解,岂不是灭了自己威风,涨了他人志气! 董卓点了点头:“还请大皇子听臣分析: 其一,此时我大汉凉州兵起,正是我大汉战事的关键时候,若此时洛阳打起仗来,恐怕会让我大汉凉州将士顾此失彼,若是影响了我们凉州收复大计,即便击退了袁绍,也得不偿失! 其二,袁绍此人大才,而今只带了七八千军队,就来攻打我洛阳,实为不智,显然,袁绍也并没有打仗的意思,他此举不过是为了大将军何进报仇罢了!而是他还扬言要诛杀中常侍张让,这不正是他来此的目的吗?既然袁绍都不想打,我们为什么要打? 其三,如今我大汉倾颓,威严凋零,而袁绍此人,在河北一带颇有威望,其弟袁术,在淮南一带亦是如此,而当今我朝太傅袁隗袁大人,也正是袁绍的叔父,袁氏一族势大,若是能加之安抚,必能为我大汉所用,将来为我大汉效力,岂不是正好? 其四,战争之事,终归是劳财伤命,我大汉近来国库空虚,而凉州正起战事,所洛阳也打起仗来,百姓苦不堪言,实在是有违大汉的先祖啊!” 闻言,大皇子刘辩也点了点头,他突然我想起了太傅袁隗,这些日子一直称病不起,他也是好久都没有见过了! “可是......”大皇子又想了想,继续说道:“袁绍扬言要杀中常侍张让,难道我们就这么让他杀了?再说张让也不是那么好杀的!” “呵呵呵......”董卓笑了笑,说道:“这就是其五了。 其五,中常侍张让深得先皇厚爱,在朝中拉帮结派,如今朝中大半官员皆是听命于他,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宦官,如今却干扰朝政,平时别人根本就动不了他,可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袁绍带兵前来攻打洛阳,为的就是杀张让一人,我们为什么要去拿诸多将士的性命,去换一个对我大汉朝廷不利的人呢?” 闻言,大皇子刘辩大惊,董卓不是中常侍张让的人吗?怎么这会儿又说出这般话来? “董相国此言有理,但是......董相国不是与张让等人颇为交好的吗?”大皇子刘辩问道! “呵呵呵......”董卓笑了笑,说道:“大皇子殿下说笑了,我与中常侍张让不过是私下见过几次而已!此人谋害大将军何进,朝堂之人都有目共睹,虽然他知道自己是个宦官,不好掌握朝政,所以这才尽力拉拢臣罢了!如此之人,董卓岂会与他同伍?” “额......”大皇子刘辩心里一顿鄙视。 “袁绍将军一向是支持大皇子殿下您登基的!”董卓这时又说了一句! “嗯?”大皇子刘辩不解,为何董卓这样说了一句! “呵呵呵......大皇子殿下见笑了,臣今日便把心中所想全部告知殿下!如今太子殿下年少,完全不适合打理朝政,而大皇子殿下您,亲政许久,将我大汉打理的紧紧有条,实乃一明君之举,本应该早早登基的,无奈中常侍张让等人一直阻拦。在此,董卓向大皇子殿下保证,只要张让一除,立马支持大皇子殿下登基!” “什么?”大皇子刘辩大惊,他不是没有想过登基,可是张让确实是一大阻力,只要他不肯,朝中大多数官员都不会应允,那自己还登个毛线基。 但是董卓现在竟然要......要支持自己登基! 大皇子刘辩狐疑不决:“董相国的话,让我如何相信?” “呵呵呵......”董卓笑了笑:“大皇子殿下,您拥有皇室血脉,登基自然是理所应当,而董卓不过朝中一官员,一生所求,最多不过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如果大皇子殿下登基,臣必当尽心辅佐,以光复我大汉天下!当然,只要张让一除,我等便好与障碍了!” “哈哈哈......如果董相国能助我登基,我必定让你成为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大皇子刘辩大笑道! 对啊!不管如何,董卓没有皇室血脉,所求的,顶多也只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那为什么自己不能给他呢?他好我也好,岂不美哉! “不过......”大皇子刘辩又说道:“那我那太子弟弟应当如何?董相国难道不知道,他与你可是颇有渊源啊!”大皇子刘辩突然看向董卓! “呵呵呵......”董卓笑了笑:“确实,刘协这孩子,我也是喜欢的很啊!我姑姑对他也是宠爱有加,所以,还请大皇子殿下封他做一个空闲王爷,不要让他来这勾心斗角的朝廷之中,就让他好好享受这一生吧!” 闻言,大皇子刘辩心中一动,如此一来,自己坐上皇位的事情,就稳妥了! “既然如此,那我便与董相国说好了,齐力除掉张让!共谋大业!” “好!”董卓大笑道! 第(2/3)页